雪山们有着迥异的气质。从轮廓的俊朗与圆润,到每条岩棱、每道冰川的生长轨迹,刻画出地表最壮丽的风景,每一份都独一无二。
雅拉的美是内敛的。不似三奥主峰金字塔状的锋芒毕露,不像神山贡嘎孤峰奇绝、难以亲近。与我们相遇的雅拉仁静宽和,当地人将其比喻为“莲花玉佛”。这自然是贴切的,温润庄严确是雅拉的代名词,而在穿行于谷间溪涧的我们看来,她更像是一块斧凿未伤的璞玉,云端展开的莲瓣,悬垂天际的一滴冰泪。从第一眼的惊艳到行走在高原湖畔与丛林间、垭口上、云雾中,再到枕山而眠,短短四日的行程却足以在我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烙痕;一路走下来,收获更远不止奇景。
雅
拉
Day1
出行前的心情永远是好奇且期待的。本次行程只有四日,但我们都未有过为期更长的户外活动经历,因而也是一种考验。经过出行前的数次体能训练与各式筹备,积攒了一定的经验与信心;为错开高峰拥堵,选在国庆凌晨出发。
一路交通状况良好,溯岷江而上,翻越巴郎山,途经小金、丹巴,路上不仅有震撼的高原风光,更有极富地方特色的藏式风情。行至八美镇后绕行向南,天色渐晚时于塔公草原边界处,与雅拉神山顶峰惊鸿一瞥:
近处黄褐色的山岳、远方灰黑欲雨的天空映衬下,现出一尊极晶莹的白,即便天色昏暗,其夺目光彩也丝毫不减。这份意外惊喜让我们心头一振,全天的颠簸疲累也减轻不少。
太阳落山后下起雨来,夜宿中谷村,误打误撞进入霍尔布丑大哥家中。预算有限,本想直接在院中冒雨搭帐篷露营,热心的店家让我们在店中择处打铺盖宿下——并顺带告诉了我们WiFi密码。
于是可能听上去略腐败——远足的第一晚,我们是唠着嗑抽着卡刷着视频打着农药睡下的(一旁默默打开MOOC的我被轰了出去/围笑)。
店家老大爷清瘦矍铄、十分健谈,告诉我们穿越路线既是茶马故道,又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处。他还提到年轻时上山的经历、路上三座国军堡垒遗址、马帮与土匪周旋的故事,自己很后悔出发前未做足功课,否则肯定大有收获。
意外的惊喜一晚~~~~
Tips:中谷村位于穿越路线南端,近年雅拉路线愈发火爆,村中很多民居已经开始商业化运营,标准较高的甚至有配套温泉池。住宿价格并不低廉,可按需选择。
Day2
秋雨连绵,断断续续下了一整晚。在布丑大哥家宽敞客厅中醒来的我们借用厨房做好早餐,终与久闻其名不见其踪的向导见面。打点行装离开中谷村,徒步正式开始。三公里的柏油路面之后进山,顺着河谷溯溪而上,在丛林中行进。虽然因为夜雨道路有些泥泞,但上午天气绝佳,溪水潺潺、绿影荫凉,使得旅途十分惬意。
路上不断遇见徒步旅客,以及频繁经过的众多驮包马匹。溪谷畔地势较为平坦,没有太大的坡度起伏,很适合马队行进,也是茶马古道寻路于此的原因。一路的树枝上都布满松萝——又叫海风藤,这种藻类只有在空气极洁净的高寒地区才可生存,一旦空气存在污染便立即凋零——见证着空气的生态纯净。
经过一片草甸时偶遇晒太阳的牛群,好奇过剩的我们依然忍不住骚扰一番。不过可能身上的社会气息太浓,某黑牛当场画起了地图……看来是内心戏过于丰富了……
下午三时许,抵达预定营地新店子但并未扎营。向导说今天时间较宽松,建议我们再向前行进一段,减轻明天的上升行程压力。行进间休息时,一只灰狗靠拢过来坐在一旁;前行时又乖乖地跟随身后,像要直接入队。贡献一根香肠后,跟随得更加坚定。我们叫它狗哥。
(某大龄电竞选手:喵喵喵??)
未到宿营地,发现狗哥丢了!又过了半程,看到它在跟另一队人往回走。看来香肠还是不足以收买它……
神狗见首不见尾。接下来的几天里,狗哥一直保持着若隐若现的状态,每次都跟着不同的队伍,不变的是面色忧郁,一言不发(可能是在等一支烟)。
我有故事你有酒嘛~
午后天气有些转阴,路程中便淅淅沥沥飘起雨来。赶到下一营地时已近傍晚,刚搭好帐篷便迎来一阵大雨。待雨势稍停,队员们搭好篝火,准备完营地餐,接着又下起雨来,只好各自钻回帐篷。有了之前一晚的对照,当晚条件便略显艰苦。好在河谷风并不大,不用在风中瑟瑟发抖,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左右划一划~~~
Tips:高原地区气候变幻迅速,防雨罩和雨衣的准备不要过于马虎。扎营时注意天气变化,不可冒雨扎营,增加感冒风险。衣物如被雨淋湿,需及时更换、设法烘干,注意体温保持。有条件的话,老生常谈,多喝热水。比心。
Day3
几乎又是一整夜的雨水,直至凌晨方止。早上打开帐篷,晨雾笼罩山谷,十米开外便是纯白的一片。雨声消散后,世界格外安静,只有不远处的水声与偶尔的鸟鸣,一霎间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向导起得很早,催促我们抓紧时间。今天要翻越雅拉垭口,海拔会上升不少,较考验体力。收拾完毕开始赶路,继续溯溪前进,路势依旧平坦,只是稍有上坡。眼睛乌亮的藏族小伙戴着牛仔帽,骑着马晃过来,直视双眼问你要不要雇马。大家都很眼馋,但还是没舍得。他就又骑着马晃进晨雾里去了。
极自在潇洒。
向导是汉族人,但眼力敏锐,把远处山腰上的盘羊指给我们看——毛色淡黄,隐约看到巨大的角,轻巧地立在山腰陡峭的红石堆上,几乎碰到云层。作为近危物种,能看到它也实属幸运。盘羊生性矫捷敏健,于悬崖峭壁之上如履平地,一会工夫便消失在云中。
大约午餐时分,雾气散开很多,群山逐渐展露真容,山路也开始陡峭起来,负重的我们渐觉吃力。路遇交大机械学院的老师,特别和蔼可亲,热心地帮体力不支的同学背包上山,让大家都很感动。继续行进不久,我们决定雇两匹马搭载部分背包。之后有同学身体不适,为避免危险又用了另一匹马。马匹只带了很小一段上坡,余下的路程我们依然是全体负重徒步。
上升几个台阶后,道路再次变得平顺;随着海拔上升,我们完全走入了云层中,植被从灌木林变为单纯的草甸,离雅拉主峰也越来越近了。姊妹海宁静无澜,半遮面庞,深色的湖水与其上的缥缈云雾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强烈的神秘感,不禁更让人期待云层之上的雪山真容。
行进不久,雅拉友措的庞大水面也徐徐展现在面前。与姊妹海不同,湖水颜色稍浅而更显清澈,湖边阔叶植物丛生,与高原山丘的贫瘠对比鲜明。正在湖畔时,云层终于散开一道狭缝,雅拉的主峰侧面终于露出真容。纯白的积雪如同毛毡般覆盖整个山侧,若非两边的黑色岩棱划出边界,真要整块融化在云里。数道冰雪融水悬于山腰,汇成瀑布,又在半空中飘散化归虚无。乌黑的山雕翱翔其间,有时飞近到羽发皆现,却又急转掠向远处。
下午三点左右,一段长下坡后来到一处平坦的河滩扎营。雅拉主峰依然就在头顶,时不时从云中探出头来。营地海拔依旧在+,风力很大,我们顶着伞支起炉灶将晚餐做好。经过三日行程,大家身体都比较疲累;夜幕降临,风卷走云层,临近中秋,明月清辉,将整个河谷敷上一层磨砂玻璃的质感。一夜好眠。
左右划
Tips:雅拉线路的两个方向都有非常多的马匹可供租赁,许多游客选择直接骑马入山,倒也十分惬意。雅拉路段总体平缓,难度并不大,徒步旅行一般情况无需租用马匹;若中途租用则金额高昂,只备救急,可自行与藏民交涉或找向导帮忙。
Day4
依然在大雾中醒来,用完最后一顿营地餐,开始最后一天的行进。按计划,还有大约十公里即可完成路线,到达约定地点上车。靠近省道出口处道路可供车辆行驶,因而委托向导通知司机师傅驶入景区接应一程。
最后一天的天气更加晴朗,涉过溪流、步入山谷的我们一路都倍觉轻松。回望雅拉,山体显得更加高大伟岸,云雾绕山而行,不得不再次感叹自然造化之美。
本以为旅程将尽,已满心盼望着空调WiFi的我们却没料到又将发生一段小插曲。司机师傅在驶入空地掉头时突发意外,右前轮深陷泥中;我们与围观的自驾游人群想尽办法依旧难以挪动分毫。最终,来自高原警察的无私帮助使我们成功脱离泥淖。近三小时的困境,其间起落与众人百态也足堪回味,不失为一次奇遇。
次日凌晨一点半左右,我们乘车安全抵达交大西门。至此,为期四日的雅拉穿越行程画上圆满句号。
Tips:雅拉行程北段有至少八公里为可行车路段,若安排得当可以省去不少无谓路程;多数小型车辆可轻易通过,但雨天道路泥泞且淤泥遍布,不推荐中型以上车辆进入。
不然容易翻水水哦~~
文/王嘉昊图/许多雅拉队员编辑/晴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