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曰:“(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从这里可看出,白术最早主要是用来治疗痹症的。
白术在中药队伍里面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了,一是因为非专业人经常把它念成白术(树),然后旁边专业的药师会告诉他是白术(朱),如此一直被重复。二是因为功效好,比如: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里允贤用的七白散,就用有白术;闽南喜欢煲汤,四君子汤、八珍汤,也都有白术;进了药店消化类中成药中也常见参苓白术散、枳术丸。
《思考中医》中有很长的篇幅写白术治疗骨刺。说到白术能治骨刺,《思考中医》的观点是骨刺的病因是水湿重,白术能健脾,故能补土制水。这种说法表面上解释得通,但是健脾药种类那么多,为何只选白术呢?
清代名医徐灵胎的“药性专长”论曰:“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如菟丝子之主面黔,亦其一端也,以其辛散耶?则辛散之药甚多;以其滑洋耶?则滑洋之药亦甚多,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菟丝能之?”徐灵胎举的例子说明菟丝子能去黑斑,并不是因为他有辛散的功效。接下来其又言:“但显其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而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之。”
《神农本草经》曰:“(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从这里可看出,白术最早主要是用来治疗痹症的。《名医别录》曰:“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这段可以说是对《本经》记载白术功效的扩展丰富。
《本草纲目》白术条下附方提到:“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髓溢病,白术煎汤,漱服取效。”肾主骨生髓,而齿为骨之余,那牙齿变长、骨质增生是否都可看作髓溢病。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记载:“如人腰疼也,用白术二三两,水煎服,一剂而减半,再剂而痛如失。”他说:“腰疼乃水湿之气侵入肾宫”而“白术最利腰脐”。
治疗腰痛急性发作时,常用经方家胡希恕的经验方:桂枝加苓术附汤合大黄附子汤(桂枝、白芍、赤芍、茯苓、白术、附片、大黄、细辛、炙甘草)。其中白术用30克,其他药用常规剂量,大便正常的患者大黄用2~3克。附子用量10克足矣。若为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或者腰扭伤,三五剂多可见效,止痛效果很强。
治疗腰痛慢性调理时,常用六味地黄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熟地、山茱萸、山药、黄芪、白术、党参、羌活、独活、狗脊、土鳖虫)。因为腰痛涉及五脏有肝脾肾,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腰痛多在骨,但亦常波及筋、肉。此方补益效果较好,但是疼痛消除后还是需要患者加强营养及锻炼,否则容易再犯。
如果是慢性腰痛而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将这两张处方轮流使用,比如今天吃第一方,明天吃第二方,山西名医门纯德临床常这样使用。
补肾定痛汤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某系脾肾亏损,痰湿浊邪留于经络,注于关节,以致气血凝滞,瘀阻络痹而成。治宜补脾益肾、化瘀通络。
康某,男,38岁。患者自述双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畸形7年余。饮酒、进食荤腥食物则疼痛加剧,昼轻夜甚,行动不便,近1周加重,前来就诊。症见双足第1足趾关节处红肿,畸形,触之有热感,疼痛,伴有腰痛,夜尿增多至3~4次。X线片显示左足第1趾骨近端外侧局部骨质有虫蚀样改变,边缘不规则,骨质密度较低,右足第1跖趾骨关节跖骨端骨缺损性改变,舌质红,苔薄腻,脉沉弦。血生化检查显示血尿酸值微摩尔/升。
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辨证:脾肾两虚,痰湿凝滞,经络痹阻。
治法:补益脾肾,利湿化浊,活血通络。
处方:薏苡仁、山药各20克,肉苁蓉、丹参各15克,巴戟天、仙灵脾、生地、熟地、炒杜仲、鸡血藤各12克,白术、桃仁、红花、赤芍、川牛膝、海风藤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15剂。
二诊:症状明显缓解,仍有畸形,压痛,腰部酸困,夜尿多,舌质微红,苔薄白,脉沉细。复查血尿酸微摩尔/升。上方研成细粉,每次9克,每天3次,用温开水冲服。
三诊:上述症状消失,步履正常,已获痊愈。
此系脾肾亏损,痰湿浊邪留于经络,注于关节,以致气血凝滞,瘀阻络痹而成。治宜补脾益肾、化瘀通络。方中巴戟天、仙灵脾、熟地、生地、肉苁蓉、炒杜仲、白术、薏苡仁、山药健脾益肾;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牛膝、鸡血藤、海风藤活血通络。故取得治疗效果。
治骨性关节炎验方丹参30克,杜仲、地龙、桑寄生各15克,威灵仙、当归、海桐皮、川牛膝各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独活寄生汤加减减少炎症对受压神经根及硬膜囊的不良刺激,防止神经根黏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目的。
方药:独活12克,桑寄生12克,桂心3克,秦艽10克,细辛3克,防风6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12克,杜仲12克,牛膝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偏血瘀者,加重当归、川芎用量至15克,同时加用桃仁、红花各10克;偏寒湿者,加重独活、细辛、防风的用量至独活20克,细辛6克,防风15克;偏阳虚者,加重杜仲、牛膝的用量,至杜仲20克,牛膝20克,同时加用制附片10克,补骨脂15克;偏阴虚者,加重牛膝的用量至20克,同时加用龟板胶15克,枸杞子20克;疼痛重者,加蜈蚣2条,全蝎6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
方解:本方以独活为君,祛下焦风寒湿邪;臣以细辛入少阴经,祛风温阳;防风乃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秦艽祛风止痛,善去经络之风;肉桂温阳活血。这4味药增强了独活祛风湿、止痹痛力量;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补肝肾,壮腰膝;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有助于祛风湿、止痹痛功效的发挥;党参补气,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助党参补气并调和诸药。全方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用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为其主要功用。
总之,诸药合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炎性物质的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消除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及肌肉痉挛,缓解对神经根的化学及自体免疫刺激等作用。达到减少炎症对受压神经根及硬膜囊的不良刺激,防止神经根黏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目的。
白矾食醋液治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又称骨刺、骨赘,采用白矾食醋液外敷治疗骨质增生,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腰椎骨质增生又称骨刺、骨赘,是一种退蜕变后稳定骨关节的代偿结构,由于中老年人的关节长期磨损受累,成为慢性损伤,导致骨刺形成,骨刺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充血、水肿、黏连,产生无菌性炎症,炎症产物又刺激骨刺的生长,形成恶性病理循环,表现为功能障碍等。本病多由风寒湿三邪杂至,壅闭经络,侵袭骨脉所致。
采用白矾食醋液外敷治疗骨质增生,方法简便,疗效满意,具体做法是如下。
处方:白矾g,食醋mL。将白矾、食醋一同放入沙锅中,用文火煎煮至化,取药液,待药液温度适宜时,用毛巾浸入药液,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25~30分钟,连续敷15日为1个疗程,注意敷时避免烫伤皮肤。
方中白矾味酸、性寒、收涩,能消痰、燥湿、解毒;食醋味酸苦,性温,散瘀血、消痈肿、强筋,两药合用,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外敷浸透肌肤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从而中断了骨刺的病理循环,达到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患者使用过程中,因局部外敷温度高,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即可自动消失。
本公号,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必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