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秘方收录在《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中,经腰突患者服用验证效果理想。
汤剂方:杜仲、菟丝子、熟地、补骨脂各12克,党参10克,枸杞5克,猪腰1只。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15克黄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散剂方:狗脊、木瓜、威灵仙、羊藿叶、补骨脂、桑寄生、牛膝各15克,杜仲、当归、云苓、鹿含草、泽泻、伸筋草各20克,鸡血藤、黄芪各30克,香附、半夏、胆星、土鳖虫、僵蚕、地龙、全虫、乳香、没药各10克,田七粉、辽细辛各5克,共研细粉,每次5克,每日二次。黄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汤剂起效快,散剂起效稍慢)。以上药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丸10克,一日二次。
目前,出现了一种中药新工艺,是在传统的汤剂、散剂、丸剂的基础上发展和改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称之为合剂。合剂是中药提取物以水为溶媒配制而成的内服液制剂,其具有吸收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的特点。
二:处方:桃仁、红花、当归、川牛膝各9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炒)、地龙各6克,秦艽、羌活、香附各3克。加减:身体重着、舌苔厚腻者,加苍术、黄柏各6克;病久气虚,症见面色苍白、眩晕耳呜、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者,加黄芪15克;大便干燥,加大黄5克;肌肤青紫或有瘀斑,痛如针刺,加入三棱、莪术、土鳖虫各6克;口干者,加天花粉、生地各10克;肌体沉重、麻木者,加独活、伸筋草、宣木瓜、桑枝各6克。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平时注意休息和饮食,纠正病人引起发病的病因(如不良的坐姿)。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应绝对卧床休息。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功效: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主治:瘀血夹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痫、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能行走2公里以上。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休征无改善。疗效:治愈46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
三:处方:白芍30克,甘草6克,青风藤15克,海风藤15克,鸡血藤15克,木瓜30克,生薏米30克,川牛膝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生地12克,细辛3克,马钱子1个(油炸),汉三七3克,土鳖虫6克,白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加水毫升,煎2次混匀,取汁毫升,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药渣加白酒、陈醋各10毫升热敷腰部。
说明:本方为治疗湿热瘀滞,痰凝血瘀之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炎的有效方剂,共治疗过50例,连服药2周以后腰痛、坐骨神经痛好转,能够促进一些轻体力工作。?
外治法:三步六法复位术属于运动关节类手法,通过摇、扳、拔伸等方法,运动脊柱和下肢关节,使突出的椎间盘变性、移位,改变神经根在异常结构中的走行方向,减轻神经根受压程度,松解炎性粘连,神经根的周围环境得到改善。调整椎管和根管的内外平衡,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代偿能力。本法通过纠正脊柱稳定因素的紊乱状态,缓冲和分担因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功能失调,而达到治疗目的。
第一步:第一法,仰卧位。屈髋屈膝顿拉法:病人仰卧位,助手双手抵住腋下,固定病人;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踝,一手扶膝,用力使患者屈膝屈髋,内收外展,然后顿拉;做2~3次,对侧做法同前。第二法,直腿抬高背伸法:病人仰卧位,助手固定病人,术者立于患侧,用肘托住患肢踝部,双手扶膝屈、压、伸膝关节,使直腿抬高尽量达90度,然后由助手做足背伸2次,对侧做法同前。
第二步:第一法,侧卧位。腰部定位斜扳法:病人侧卧位,患侧在上,助手用拇指抵住偏歪棘突,术者做腰部斜扳同时,助手用拇指用力压偏歪棘突使其归位。第二法,腰部背向拔伸法:病人侧卧,患侧在上,一助手固定病人,术者立于患者背侧,将患肢踝部夹于腋下,另一助手用双手向前抵住突出部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肢小腿朝弧形背伸30~45度角方向牵拉。
第三步:第一法,俯卧位。对抗牵拉压腰法:病人仰卧位,两助手抵住双腋下固定病人,另两助手各用肘和手分别固定患者两踝关节,术者双手重叠压住突出部位,在两组助手对抗牵拉同时,术者有节律地压腰2~3次。第二法,旋转加压运腰法:病人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用一前臂托起患肢,手掌扶于健肢,助手一手托起健肢,术者助手同时用另一手重叠压住患者腰部,旋转加压运腰2~3次。
拍打治疗方法:药液配制:取川乌、草乌、细辛、红花、羌活、独活、威灵仙、三七各30克,共研细粉,以白酒1公斤浸泡1个月,然后滤出药液,密封备用。拍打穴位:一般是以痛点为治疗穴位,也可以根据腰部经络选穴,或者选取条索状、硬结状等异常反应点进行拍打。拍打手法:术者边在治疗部位上喷涂药液一边用手掌进行拍打,频率约80次/分钟,手法由轻到重,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原则,手法要做到刚中带柔,既有穿透力,义小伤筋骨,当治疗部位出现青、紫或黑色的点状物或块状物时,即为有效,则停止拍打。拍打疗程: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拍打,15次为1个疗程,一般需治疗l~2个疗程,每个部位治疗1次后,必须经1个星期待局部青紫消失后才能进行第2次拍打。禁忌证:孕产妇、妇女月经期、饥饿、极度疲劳等状态时均禁用拍药疗法。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角度以j=,T作无任何不适;好转: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60~70角度,对工作有一定影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疗效:治愈74例,好转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9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