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宋太祖时期,南海之滨有个小县城,县里有个朱姓大户。朱家是方圆百里的首富,也是远近闻名的善人,经常收留那些无家可归者和逃难者。
朱老爷有三个儿子,老来又得一女,爱护有加,全家都视为掌上明珠。朱小姐长得漂亮,心地又善良,经常为那些无家可归者和逃难者施舍粮食和药品。一次朱小姐外出游玩时遇到大风雨,回来时被大雨淋了个透。次日,朱小姐便发热,双腿膝盖疼痛,不能下地。这下可急坏了朱老爷全家,遍请全县名医,竟无一人能治。情急之下,朱老爷便在全县张榜,邀请能人志士为朱小姐治病。榜文如下:“家有小女,近日外出,
被雨淋湿,卧床不起,若有能治愈者,愿赏银百两以叩谢之。”
榜文张贴出去三天,前来应诊者,不下数十人,均不能治愈。
正当全家焦虑万分之时,朱家收留的逃难中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来到大堂,说道:“朱老爷,小人姓张,世代以打鱼为生,前段时间由于大风,渔船被风给吹翻了,家也被大水给淹了,没有
了活路才出来讨口饭吃。我们渔民经常出海,长期风吹雨打的,大部分渔民都有腿痛的毛病,我们当地人就会去后山采这样一种草藤回来煮水喝,喝完之后,腿就不疼了。”说话时,小伙子就从背篓里拿出一捆草藤交到朱老爷手里。
朱老爷看到手里的其貌不扬的草藤,心里不禁充满了疑问:我请了那么多的名医,吃了那么多药都没有治好,难道就吃你这一味药就能治好?朱老爷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
但是也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就应付道:“这位小哥,真是谢谢你了,我这就让下人把这药煮水给小女喝,你先回去歇息吧。”于是,朱老爷便将小伙子送出了朱府,随手将那草藤丢在了自家院子的花坛里,吩咐下人去熬之前那些医生开的药。
第三天,小伙子又来到朱府询问朱小姐的病情,被告知小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加重了。小伙子心里默默思量着,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像朱小姐这样的情况,在他们那里是很普遍,一般吃上2天他挖的草藤都会好的,怎么这次朱小姐吃了就不管用呢?这时,小伙子看到花坛里是他挖的草藤,便明白了原因。于是便对朱老爷说:“朱老爷,您是不是没有把我给您的草藤煮水给朱小姐喝?”
“没呀,我都吩咐下人煮水给小女喝了,但是就是不见好。”朱老爷答道。
“那,那是什么呢?”小伙子指着花坛中他挖的草藤说道。这时,朱老爷知道事情瞒不下去了,就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小伙子听完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主动地把那些丢在花坛里的草藤拿起来,到厨房用药罐熬了起来。半个时辰之后,小伙子端着还在冒着热气的药汤来到小姐的房前,让丫鬟喂给小姐喝了下去。
说来也奇怪,朱小姐喝下药汤后不久,就觉得腿痛明显好了很多,热也退了下去。朱老爷闻此,欣喜若狂,再三向小伙子道歉,并当即给小伙子一百两白银,被小伙子婉言谢绝了。
在场的医生看到这个草藤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便不禁问起小伙子这药叫什么名字。
小伙子说:“这草藤生长在海边,常年被海风吹打,我们当地人都叫它海风藤,用它来治疗腿痛效果很好。”
小伙子接着说道“朱老爷,您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对我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都这样好,我怎么能拿您的钱呢。我只希望朱老爷能用这些银两,多盖些粥铺,多建些避难所,这样的话像我这样的人就能少受些苦。”
朱老爷见这个小伙子心地这么善良,而且不贪财,便心生惜才之心,说道:“小伙子,老夫遂了你的这个心愿,但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你能不能答应?”
“朱老爷请讲,只要是小人能做的,定当全力为之。”
“好,老夫希望你能留在府上,帮我盖那些粥铺和避难所并帮我打点,不知你意下如何?”
小伙子闻此,想到能帮到更多像他这样的人,便欣然接受了朱老爷的邀请。此后,小伙子不仅为那些难民施粥,还免费为他们提供药材,帮助难民建立新家园,并雇佣这些难民到他们的粥铺里工作,让这些难民和无家可归者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小伙子在当地也成为很有名气和威望的人了。朱姐见小伙子心地如此善良,便心生爱意,朱老爷明白女儿的心意,便将朱小姐许配给了他。从此,他们俩过着幸福的生活。
海风藤
风藤,巴岩香,
辛,苦,微温。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痹痛.
本品为祛风通络止痛的要药,主要用于无热性的关节拘挛性疼痛。
1.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等证,常与羌活、独活、当归、川芎、桂枝等同用。
2.活血通脉:用于跌打损伤。本品能祛湿、行气活血、温通经脉,以消肿、祛瘀、止痛。
海风藤与络石藤,两者均善于祛风通络,用于风湿所致关节屈仲不利、筋脉拘挛等证。但海风藤性偏温,适用于风湿痹痛无热象者;络石藤性寒凉,适用于风湿痹痛兼有热象者,对热痹尤为显效,二者同中有异。
1.配桂枝:海风藤味苦辛,性温,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桂枝味辛甘,性温,温阳通脉.调和气血而止疼痛。二药合用,止风湿疼痛效佳,常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证。
2.配威灵仙:二者均为祛风湿、通经络的要药,用于风湿痹证显效。海风藤善治拘挛疼痛,威灵仙善走窜行气而治疗麻木,二者相须为用,功效倍增,各施其能,对风湿痹痛、肢体拘挛、麻木疼痛效果尤佳。
3.配清风藤:二者均有祛风寒湿之力,性味均辛苦,微温,但海风藤苦味重,善祛湿邪,清风藤辛味重,善治风疾,二药合用,风湿之邪皆祛,抗风寒湿邪之力大增。用于风湿痹证,症见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者效果尤佳。
4.配络石藤: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活气血而止风湿疼痛;络石藤辛苦,微寒,宣风通络、凉血消肿。二药合用,寒热平调,祛湿除风、消肿止痛力增强,用于风湿痹证,关节肿痛者效佳。
5.配鸡血藤:用于风湿人络,脉络不和,气血闭阻,肢体麻木、疼痛等。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经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二药合用,祛风湿止痛力增,用于风湿痹阻、脉络不和者效佳。
本品味苦辛性温,较为燥烈,肺阴虚津伤燥咳者忌用。
内服:6~15克,入煎剂,或浸酒。
为胡椒科常绿攀援藤本植物风藤的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切厚片,生用。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地。
《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