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海风藤 > 海风藤炮制 > 正文 > 正文

取象比类思维在皮科的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7 12:37:37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中医的思维方法包括:象数思维、整体思维、变异思维、中和思维、直觉思维、顺势思维、虚静思维、功能思维等。其中,象思维的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医的理论结构,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

所谓象思维是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对被研究的对象与已知对象的某些方面相通、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关联比类,找出共同特点、根本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标的方法。

赵老精研外科专著,通过六十五年的时间,创建了许多经验方。其中包括以皮治皮、以搔治瘙、以色治色等富有取象比类的思维特点。现提供部分赵老验方剖析内涵,扩大视野和思路。

1.以皮治皮——多皮饮

皮类药材源于植物的外表,如同人体皮肤一样,俱为身体的藩篱,卫外屏障,大凡皮肤病发于肤表者皆可用皮类药物,以皮达皮。多皮饮源自《六科准绳》五皮饮演化而来。赵老将原方五皮饮中的生姜皮改为干姜皮;并加清肺祛风止痒之类的皮类药物,创立多皮饮。

方中冬瓜皮、扁豆皮化湿和中,茯苓皮健脾利湿,大腹皮既可行气利湿,又能涤清胃肠的积滞;白鲜皮、川槿皮祛风止痒;干姜皮温中利水,和胃固表;丹皮凉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清肺消肿;五加皮祛风渗湿。

诸皮合用共奏祛风除湿、调和阴阳、沟通表里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荨麻诊、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2.以形治形——三心方

该方连翘心、栀子心、莲子心均为中满肉质果实,类似于心脏的形状,故能清心泻火。栀子能清肺胃三焦之热,主治面赤、酒渣鼻等症;连翘,李时珍认为“状如人心,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同时,古人根据取类比象之理,将连翘列为治疗瘰疬、瘿瘤、结节等卵圆形病灶的药物。具有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莲子心又名苦苡,清心去热。

三心合用有清心泻火的功效。适用于急性湿疹、急性皮炎、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药疹等急性炎症型皮肤病。(热盛型)

3.以色治色——白驳丸、蓼花膏

以色治色包括以黑治白、以白治白。其中黑白既指药物颜色,又指五色对应五脏。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味当五脏,白当肺心……黑当肾咸”。

白色入肺,皮肤病治疗多取白色药物入肺经以达皮毛。色黑入肾,常重用深色药补肾。赵炳南老先生在此理论基础上,治疗色素性疾病灵活应用深色或浅色药物治疗色素异常性疾病。

白驳丸由鸡血藤、首乌藤、当归、赤芍、红花、黑豆皮、防风、白蒺藜、陈皮、补骨脂等组成,方中黑豆皮、首乌藤色黑入肝肾两经,具有滋补肝肾,活血退斑的功效;白蒺藜、赤芍色白,亦可活血祛风退白,黑白药物同用共奏养血活血、通络退白的功效。

蓼花膏:鲜白蓼花纯花(注:蓼花又名水红花,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祛风活血,退白斑的作用。适用于白癜风、黄褐斑、女阴白斑。

4.以搔治瘙——全虫丸、止痒合剂

徐灵胎说:“药之受气于天地,各有所专,故所治各不同。于形质气味而详分之,必有一定之理也。”选用模拟搔抓动作形象的带钩、带刺类的中药如皂角刺、刺蒺藜、钩藤等配伍到以治疗瘙痒为主要症状的辨证方药中,寓意“棘刺”制痒,将会增加疗效。

全虫丸:全虫、皂刺、猪牙皂角、刺蒺藜、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黄柏等。具有息风止痒、除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

止痒合剂:防风、当归、首乌藤、苦参、白鲜皮、刺蒺藜等。具有养血散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瘙痒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玫瑰糠疹等。

5.药材部位对应皮损部位——凉血五花汤、凉血五根汤

花朵多生于植物的顶端,药效在于治疗头面部疾患,故有诸花宜生之说。李东垣说:“大凡药根有上、中、下,人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在中焦用身;在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

凉血五花汤:红花、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盘状红斑狼疮初期;玫瑰糠疹、多形性红斑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初期。

凉血五根汤:白茅根、瓜蒌根、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具有凉血活血、解毒花斑的功效。适用于多形红斑、丹毒初期、紫癜、结节性红斑及偏于下肢的红斑型皮肤病初期。

纵观赵老治疗皮肤病的用药经验,是希望学习赵老的选药的思路,为中医治疗皮肤病开拓广阔思路的借鉴。

导读:治疗痹证的中药有N多种,其中虫类药、藤类药、骨类药和胶类药的使用颇具特色。今天一起学习李志铭先生运用这4类药治疗痹证的经验。

01

虫类药的运用

风邪是痹证的主要病因,因此,在痹证的治疗中,如何祛除“风邪”显得十分重要。

虫类药以搜风剔邪著称,用之恰当,可起“勇夫”之功。

然各种虫类药都有其特点,需根据辨证,择其优者而用之。

风湿热痹——选用地龙、蜂房、僵蚕、蚕砂。

风寒湿痹——选用全虫、蜈蚣、白花蛇。

痹兼瘀积——选用土鳖、穿山甲。

各种痹证——均可选用乌梢蛇、蕲蛇。

地龙味咸性寒,能清热止痉,祛风通络,常用于治疗热痹、行痹、脉痹和顽痹。

蜂房咸甘平,长于祛风通络,止痛解毒,适用于治疗顽痹。

僵蚕咸甘平,能祛风清热,祛痰止痉,可用于行痹、热痹、筋痹。

蚕砂甘辛微温,能祛风湿,通络止痛,可用于湿热顽痹。

全虫味辛甘,性温有毒,有祛风镇痉,解毒消疮之功,善疗寒痹、顽痹之挛急麻木。

蜈蚣辛温有毒,能祛风镇痉,攻毒散结,可解寒湿顽痹之关节剧痛。

土鳖咸寒,能逐瘀散结活血;穿山甲咸微寒,可通络散癖消肿,两者皆适用于外伤引起的风湿痹痛,而穿山甲用于脉痹最佳。

三蛇(白花蛇、蕲蛇、乌梢蛇),皆有捜风通络之作用,而以白花蛇效力最雄,蕲蛇次之,乌梢蛇较逊。

白花蛇性温有毒,可治顽痹,但不可久服;乌梢蛇甘平无毒,各种痹证皆适用,久服无妨;蕲蛇介于两者之间,甘温无毒,诸痹可用。

02

藤类药的运用

藤类活力顽强,攀墙援壁,盘根错节,以其入药,善走经络,祛风湿,解筋挛。但性味有别,专长各异,宜分别选用。

海风藤,味微辛甘,性温气香,善于祛风行气止痛。多用治行痹。

天仙藤,为青木香之藤,味微苦,性温气香,长于养血理气去湿。可治脉痹,湿痹。

血风藤,俗名拉牛入石,味微苦,性微温,能养血活络,壮筋骨。可治四肢拘挛,麻木无力。

鸡血藤,味微甘涩,性温,有补血活血强筋之功。可治痹证兼血虚者。

鸡屎藤,味微苦性凉,能平肝清热,养血润肠。可治血虚肢麻之症。

络石藤,味甘涩,性微温,善舒筋活络。可治骨痹,筋痹,顽痹。

石楠藤,味苦,性微寒,祛湿清热通络。可治湿热痹痛,肌萎筋挛。

宽筋藤,味苦,性凉,能清湿热,通经络。可治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

银花藤,味甘苦,性凉,能清热利湿,善清络中湿热。可治热痹、脉痹。

双钩藤,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可治热痹、筋痹,可降血沉。

大血藤,又名红藤、血藤,味微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治热痹肿痈。

丁公藤,俗称麻辣子,味辛,性温有毒,能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可治风寒湿痹。

雷公藤,俗名黄藤,味微苦,性温有大毒,能祛风燥湿,通络止痛。已制成雷公藤片等,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坐骨神经痛等。

青风藤,又名青藤或大叶青藤,味辛苦,性寒,能祛风湿,通络利尿。医院和湖南中医药研究所报道,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效。

03

骨类药的运用

骨类药能入骨捜风,强壮筋骨,祛湿止痛,适用于反复发作之顽痹和年老体虚者。

临床可选用虎骨、豹骨或猴骨,药性均为甘温,适于偏寒者;

鹿角(或鹿角霜),味咸性温,能活血散瘀,温肾强筋,虚寒痹证者可适当选用;

龟板、鳖甲,均味咸性凉,有滋阴清热,强健筋骨,软坚散结的作用,为治偏热型顽痹、脏痹之良药。

04

胶类药的运用

胶类药的特点是可入血分,养血止血。

鹿胶甘温,偏于补肾阳,壮筋骨,可治肾虚诸痹;龟胶、鳖胶、阿胶咸平,偏于补肝肾之阴,可治痹证而兼肝肾阴虚者。

子民,一介布衣,祖居齐鲁,后移虞地,随曾祖行,多读医儒,或参丹易,或从师尊,博学笃志,始得道意,道法自然;阅尽春秋,方悟圣语,逝者斯夫!审五运,迎六气,观地理,明日月,痴一生之医,着万世之章。风尘雨雪,步踏凌冷,寒暑四季,执卷问道,龙象皆吾师。三十年来,无论起落,从无闲坐,青灯黄卷,读书皆寂寞。中医崇古,独尊仲圣,遥承真人,易水河畔,唯惜东垣,师天士,习坤载,谁与同归?抬望眼,一川烟草,满城柳絮,天地风霜尽,低眉处,夜饮中宵,挑灯看剑,江山无限娇。一朝日出,从此无闲,看桃李,笑春风,变换朱颜。今生因果,它世轮回,问明月,解连环,天上人间。东风从此逝,正气留坤乾!欲传灯,留一线岐黄香火,有缘人,径传平生所学!

老师招收初中级弟子班,初级以本草,汤头,脏象,中医基础为主,中级以家学各科诊断治疗为主,详情询问以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ifengtenga.com/hftpz/14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海风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