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冬瓜使我们常见的一种瓜果类蔬菜,也是产量比较大的一种蔬菜,由于其在不破坏外表皮的情况下,保存期非常长,且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也比较方便。
所以冬瓜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不低,而近年来随着品种培育的不断发展,冬瓜也出现了一些个头和体型比较小的品种,这对于喜欢吃的冬瓜的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冬瓜有利尿的功效,由于其含水量比较多,果肉比较细嫩,对于老年人和孩子以及脾胃虚寒体弱者都比较合适。
所以冬瓜还存在一定的调理药用功能,这使得冬瓜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效益更佳。种植冬瓜也成为很多家庭以及种植户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冬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冬瓜播种前要进行催芽。与一般蔬菜种植催种存在区别的是,冬瓜的催种需要使用热水,水温保持在50到60度左右,同时在浸泡的时候要进行搅拌,确保种子在受热过程中不出现意外。
一般新情况下,热水浸泡的时间在分钟左右,当水温降低到30度的时候即可以停止。浸泡之后的种子,虚种会漂浮在水面上,对于这类种子,可以及时清除。
对于实种要进行搓洗,主要是去除种子上的果肉残渣,防止在发芽过程中出现腐烂现象。搓洗完成后,还需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12个小时左右,确保种子吸收水分充足后即可停止浸泡。
对于浸泡完成的种子,需要使用湿布包裹,放在3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保持每天翻动,保证种子的温度与催芽环境温度相同,一般情况下,3到4天左右可以出芽。
二、冬瓜的育苗管理
在处理好种子并催芽完成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无害化育苗处理,即使用配置好的营养土来进行育苗,这是大规模育苗保证出苗率的重要措施。同时使用育苗钵进行育苗还能够在抗病害能力的提升上有所帮助,使幼苗更健壮。
对于种植数量比较少的,仍然建议购买现成的幼苗进行移栽。对于使用育苗钵的幼苗,大多数会覆盖简易育苗棚,对此要注重棚内的温度调节以及水分管理,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
浇水后也要及时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此过程中可以结合炼苗进行以提高幼苗对温度等的耐受能力,便于后期缓苗成活。
三、冬瓜幼苗的移栽管理
冬瓜幼苗在长大到一定阶段之后需要进行移栽,移栽之前需要对地块进行整理,重点是要注重基肥的配比,在地块的选择上,冬瓜生长喜欢肥沃的土地,同时排水性能好的地块也对冬瓜生长比较好。
移栽的标准是冬瓜幼苗长大有3片左右的真叶,定植的间隔在90公分作用,以双行种植为佳。移栽时尽量选择带育苗土进行,可以确保冬瓜幼苗根系的完整性。
同时育苗土中的养分也能够继续被吸收利用,因此在移栽前需要提前挖好洞穴,确保育苗钵能完全移入,保证根系不受损。
四、冬瓜幼苗的水肥管理
与一般蔬菜相比,冬瓜对肥料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结瓜的品种是大号冬瓜的,在进入膨大期之后由于生长迅速,各种营养物质的沉淀转化非常迅速。
在此基础上需要的肥料更多,所以除了基肥的准备之外,在生长的不同阶段也需要及时追肥,通过满足不同阶段生长的肥料不同需求保证冬瓜可以获得最大的肥料利用率。
施肥还要注意,由于冬瓜是藤蔓型生长,使用叶面肥的效果会比较差,所以建议有条件的最好在滴灌或者喷灌的时候随水施肥。
对于没有节水灌溉设施的,施肥时可以结合浇水一并进行。对于水分的管理,要保证见干见湿的原则,同时冬瓜的耐涝性比较差,要提前挖好排水沟,特别是在连续大雨天气时,要保证排水畅通。
五、及时控旺
冬瓜的藤蔓生长的比较旺盛,如果不加以控制,有可能会出现藤蔓旺长的现象,这对于冬瓜果实的生长会有影响的,所以当冬瓜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掐尖控旺。
特别是对侧藤过多的,更是要及时剪除,以保证养分的集中供应。对于冬瓜的搭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种植的不同品种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主蔓的承重能力以及肥料供应能力,保证每个藤蔓在2到3个瓜比较好,既能使藤蔓能够有充足的营养,也能够使果实有充足的营养,生长营养和生殖营养相互之间不相互影响。
对于冬瓜种植来说,除了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要注意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特别是在大棚种植中。
由于种植的密度比较大,棚内温度湿度又比较高,很容易造成病虫害大规模的爆发。对此要及时加强防治措施,以将损失降低在最低程度。
总之,冬瓜的种植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在日常管理上需要注重的事项比较多,需要种植户在实际生产中加以重视,特别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以及杂草的处理上,务必做到预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