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当归调血为妇人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草本纲目》
当归
是和血补血之要药
对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归
其妙用正如一首诗歌所述:
治血当归一物精,祛瘀还可令新生
淋漓弗住头堪主,积滞难消尾为行
中取有功能补养,全收无处不和平
去芦酒浸处修治,泄泻相投势欲倾
小小当归,别有乾坤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领略当归之风采
01
当归的传说
羡慕荆夫之痴情,叹当归之妙效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唤秦娘。夫妻二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久,秦娘怀孕生子,得了产后血症,荆夫四处求医治疗,不见好转。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老道人,声称他管种百草百药.医治人间疾病,如荆夫愿去求药,秦娘之病可治。荆夫听说能治好秦娘疾病,当即随老道前往。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了峨嵋山。老道人将荆夫领到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这就是你要找的那种药,现在正在开花,要得成药,最少要三年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同时还得精心护理,如有疏忽,时间倍增。”荆夫按老道的指点,披星戴月。三年后,药有所获,他心里非常高兴,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临行之时,拜别老道。老道人将所栽之药捆在一起,交给荆夫说:“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当归之名即从此来。于是荆夫拜别师傅,星夜赶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当即将所带之药如方配制,给秦娘灌服,病情立见好转.不久便痊愈。
02
当归的简介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别名:干归、秦哪、岷当归、涵归尾
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在干燥根
炮制: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烟火缓缓熏干
功效: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煎服,6~12g
03
经方之当归的配伍应用
图丨当归的花
四物汤
心虚萎黄
眩晕心悸
01
熟地黄12g,当归10g,白芍12g,川芎8g。
温经汤
冲任虚寒
瘀血阻滞
02
吴茱萸、麦冬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6g。
蠲痹汤
风寒痹痛
肢体麻木
03
羌活、独活、秦艽各1钱,桂心、甘草(炙)各5分,当归、桑枝各3钱,川芎7分,甘草(炙),海风藤2钱,乳香、木香各8分
济川煎
血虚肠燥便秘
04
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2~3克,枳壳3克
因当归应用广泛
只列举一二以供参考
04
当归的用药禁忌
01
配伍禁忌
恶营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本草经集注》)
恶热面
(《证类本草》)
畏生姜
(《汤液本草》)
畏制雄黄
(《本草纲目》)
02
证候禁忌
甚滑,大便泻者需忌
《本草蒙筌》
“热盛出血患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泻者慎服。”
“风邪初旺及气郁者,宜少用之。”
《现代中草药汇编》
03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23日之间,大部分地区逐渐降到0℃以下,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妊娠禁忌
“即在胎前产后亦不得概投”
《本草汇言》
当归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兴奋和抑制。
《中药志》
对离体子宫大量或多次给药当归成分中的非挥发性物质(醇溶和水溶成分)时,出现强直性收缩,并且醇溶性物质的兴奋作用大于水溶性物质;对于在体子宫,静注挥发油与非挥发性物质均为兴奋作用。
《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
当归用药禁忌的本草考证唐志芳,郑依玲,梅全喜,戴卫波——中药材第39卷第10期年10月
05
当归的吃法
文字来源丨网络
封面来源丨网络
图片来源丨网络
排版
柴银英
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